虫螨腈简介
虫螨腈是一种杀虫剂,特别是一种促杀虫剂(意味着它在进入宿主后被代谢成活性杀虫剂),源自一类微生物产生的化合物,称为卤化吡咯。美国环境保护署最初于2000年拒绝在棉花上使用的注册,主要是因为担心这种杀虫剂对鸟类有毒,而且因为有有效的替代品。然而,它于2001年1月被EPA注册,用于温室中的非粮食作物。2005年,美国环保署(EPA)确定了对所有食品中或食品上虫螨腈残留的容忍度。虫螨腈通过破坏三磷酸腺苷的产生起作用,特别是“通过混合功能氧化酶氧化去除虫螨腈的N-乙氧基甲基,形成化合物CL 303268。CL 303268解开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,导致 ATP 的产生中断、细胞死亡,并最终导致生物体死亡。虫螨腈还用作羊毛防虫剂,由于对哺乳动物和水生生物的毒性较低,因此被引入作为合成拟除虫菊酯的替代品。
虫螨腈基本信息
中文名称 | 虫螨腈 | 英文名称 | chlorfenapyr |
---|---|---|---|
中文别名 | 溴虫腈;4-溴基-2-(4-氯苯基)-1-(乙氧基甲基)-5-(三氟甲基)吡咯-3-腈;氟唑虫清;CHU-JIN除尽;除尽; 查看更多中文别名 | 英文别名 | 4-bromo-2-(4-chlorophenyl)-1-(ethoxymethyl)-5-(trifluoromethyl)pyrrole-3-carbonitrile;Chlorfenapyr;4-bromo-2-(4-chlorophenyl)-1-ethoxymethyl-5-trifluoromethyl-1H-pyrrole-3-carbonitrile;4-Bromo-2-(4-chlorophenyl)-1-(ethoxymethyl)-5-(trifluoromethyl)-1H-pyrrol-3-carbonitrile;4-bromo-2-(4-chlorophenyl)-1-(ethoxymethyl)-5-(trifluoromethyl)-1H-pyrrole-3-carbonitrile; |
CAS号 | 122453-73-0 | 分子式 | C15H11BrClF3N2O |
分子量 | 407.61300 | 精确质量 | 405.97000 |
PSA | 37.95000 | LOGP | 5.45548 |
虫螨腈编号系统
BRN号 | 6940152 |
---|---|
PubChem号 | 24863617 |
MDL号 | MFCD01631152 |
虫螨腈物化性质
外观与性状:
灰白色至淡棕色粉末带有一种卤化物气味
密度:
1.53 g/cm3
沸点:
443.5ºC at 760 mmHg
熔点:
100.5ºC
闪点:
222ºC
折射率:
1.559
储存条件:
0-6ºC
蒸汽压:
4.6E-08mmHg at 25°C
安全信息
安全说明:
S13-S36/37-S45-S60-S61
危险类别码:
R22; R23; R50/53
危险品运输编码:
UN 2811
危险品标志:
T
生产方法及用途
生产方法
1、 2-(对氯苯基)肌氨酸的制备 将88g甲胺盐酸盐水溶液、53gNaCN水溶液,加入到153g对氯苯甲醛的四氢呋喃溶液中。室温搅拌16h。用甲苯抽提,往甲苯层中加入10mL吡啶,接着加入50mL醋酐。室温搅拌,真空浓缩得油状物加到1:1的水和盐酸的混合物中。加热回流2h,冷却,用水稀释,用50%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值2,有固体沉淀。过滤,空气干燥,得白色固体180g。m.p.208~213℃。 2-(对氯苯基)-N-(三氟乙酰基)肌氨酸的制备 将27g的2-(对氯苯基)肌氨酸溶于无水甲苯中,用20mL三氟醋酸酐处理,搅拌反应1h,真空浓缩得固体残留物。用甲苯重复汽化残留物几次,得红色固体38.7g。m.p.117~118℃。 2-(对氯苯基)-1-甲基-5-(三氟甲基)-2-吡咯啉-3-腈的制备 于7.4g 2-(对氯苯基)-N-(三氟甲基)肌氨酸的乙腈溶液中,加入醋酸酐5.1g、丙烯腈1.6g和10滴三乙胺,在回流下加热反应5.5h,冷却,真空浓缩得红色油状残留物。用硅胶柱过滤,先用正己烷/乙酸乙酯混合液洗涤,接着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洗涤。合并滤液,真空浓缩,用二氯甲烷重结晶得浅黄色针状固体。m.p.158~160℃。 2-(对氯苯基)-1-甲基-5-(三氟甲基)吡咯-3-腈的制备 于2.87g 2-(对氯苯基)-1-甲基-5-(三氟甲基)-2-吡咯啉-3-腈的氯苯溶液中,加入1.76g溴的氯苯溶液,加热至100℃,反应4~5h。冷却至室温,用水稀释,乙酸乙酯抽提。合并提取液,逐次用水、偏亚硫酸钠和水洗涤,无水硫酸镁干燥,真空浓缩得浅黄色固体残留物。用正戊烷/乙酸乙酯重结晶得浅黄色结晶2.4g,m.p.129.5~130℃。 4-溴-2-(对氯苯基)-1-甲基-5-(三氟甲基)吡咯-3-腈的制备 于2-(对氯苯基)-1-甲基-5-(三氟甲基)吡咯-3-腈(5.70g)的氯苯溶液中,加入3.52g的溴,加热至80℃,保持20h。冷却后,加3.52g的溴,再加热至100℃。反应混合物冷却,乙酸乙酯抽提。合并提取液,逐次用水和偏亚硫酸钠溶液洗涤,无水硫酸镁干燥,真空浓缩得固体残留物。残留物用乙酸乙酯/正己烷混合溶剂结晶,得白色固体6.50g。m.p.126~129℃。 4-溴-2-(对氯苯基)-1-(溴甲基)-5-(三氟甲基)吡咯-3-腈的制备 在搅拌下,将7.27g 4-溴-2-(对氯苯基)-1-甲基-5-(三氟甲基)吡咯-3-腈溶于四氯化碳中,加入3.52g的溴,加热至一定温度,光照2~4d,随后冷到室温,用偏亚硫酸钠水溶液洗涤,有机相真空浓缩,残渣从正庚烷中重结晶得白色固体产品。m.p.131~131.5℃。 虫螨腈的制备 将4-溴-2-(对氯苯基)-1-(溴甲基)-5-(三氟甲基)吡咯-3-腈4.42g与无水乙醇混合,用21%乙醇钠0.715g的乙醇溶液处理,加热至80℃,保持15~25min。冷却,用水和乙醚稀释,分离有机层,无水硫酸镁干燥。真空浓缩,正庚烷重结晶,得白色固体虫螨腈3.45g。m.p.91~92℃。
2、 制备方法二 由三氟乙酰氨基-4-氯苯甲酸与醛酸酐作用,制得2-(4-氯苯基)-5-三氟甲基噁唑酮-3,再将它与α-氯代丙烯腈反应,制得2-(4-氯苯基)-5-三氟甲基吡咯-3-腈,随后再先后与溴素和氯甲基乙醚反应制得虫螨腈。虫螨腈合成路线详见《农药》,2003,42
(2)。
用途
1、 结构新型的吡咯类杀虫、杀螨剂。对钻蛀、刺吸和咀嚼式害虫及螨类有优良的防效。比氯氰菊酯和氟氰菊酯更有效,其杀螨活性比三氯杀螨醇和三环锡强。该药剂具有以下特征:广谱性杀虫、杀螨剂;兼有胃毒和触杀作用;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;在作物上有中等残留活性;在营养液中经根系吸收有选择性内吸活性;对哺乳动物经口毒性中等,经皮毒性较低;有效施药量低(100g有效成分/h
m2)。其显著的杀虫、杀螨活性和独特的化学结构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和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