碳酸氢钠简介
碳酸氢钠(化学式:NaHCO3),俗称小苏打、苏打粉、重曹、焙用碱等,白色细小晶体,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苏打,呈弱碱性。
碳酸氢钠基本信息
中文名称 | 碳酸氢钠 | 英文名称 | Sodium bicarbonate |
---|---|---|---|
中文别名 | 重碱;小苏打;重曹;重碳酸钠; | 英文别名 | Carbonic acid monosodium salt;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;Sodium hydrogencarbonate;Sodium hydrogenocarbonate;sobatum; 查看更多英文别名 |
CAS号 | 144-55-8 | 分子式 | CHNaO3 |
分子量 | 84.00660 | 精确质量 | 83.98230 |
PSA | 60.36000 | LOGP | -1.11230 |
碳酸氢钠编号系统
MDL号 | MFCD00003528 |
---|---|
EINECS号 | 205-633-8 |
RTECS号 | VZ0950000 |
BRN号 | 4153970 |
PubChem号 | 24899673 |
碳酸氢钠物化性质
外观与性状:
白色粉末或超级闪光点晶体
密度:
2.16 g/mL at 25 °C(lit.)
沸点:
851°C
熔点:
>300 °C(lit.)
闪点:
169.8ºC
折射率:
1.500
水溶解性:
9 g/100 mL (20 ºC)
稳定性:
Stable.
储存条件:
库房低温,通风,干燥
蒸汽压:
2.58E-05mmHg at 25°C
安全信息
RTECS号:
VZ0950000
安全说明:
S24/25
WGK Germany:
1
海关编码:
2836300000
生产方法及用途
生产方法
1.气液相法将纯碱溶解过滤除去杂质后,浓度保持在23~24°Bé。石灰窑发生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20%~25%,经洗涤净化处理,与热碱液进行碳化,塔压保持在0.2~0.2
5 Mpa,待物料浓度达13°Bé时,反应终了。经冷却、结晶、过滤得小苏打结晶,再经气流干燥即得碳酸氢钠成品。其反应方程式如下:
2.气固相法 将碳酸钠置于反应床 ( 反应池)上,并用水拌好,由下部吹入二氧化碳,一次反应碳化后,经初碎,进行二次碳化反应,再经干燥、粉碎,制得碳酸氢钠成品。其反应方程式如下:
3.废碱液回收法在纯碱生产过程中,纯碱煅烧炉产生的炉气,经旋风分离后,仍含有较多的碱粉。将此炉气用热碱回收,使碱粉溶解在碱液内,在循环溶解过程中,部分碱液送往蒸氨塔,蒸出热碱液中氨,使碱液进一步浓缩,作为生产小苏打的碱液原料,蒸氨塔顶出来的氨、二氧化碳和水混合气,进入原来炉气冷却塔。小苏打生产中分离脱水后的母液,用于热碱液循环,以溶解回收炉气中碱粉,构成生产过程循环。废碱液回收后,经碳化、离心分离、干燥,制得碳酸氢钠成品。其反应方程式如下:
4.天然碱加工法以天然碱为原料,由于杂质含量较高,因而碱液配制时,需严格控制化碱温度、浓度及母液循环次数,母液中总盐量应大于24
0 g/L。化碱后碱液浓度碳酸钠>15
0 g/L、氯化钠<5
0 g/L、硫酸钠<9
0 g/L,所得碱液经过滤除渣,然后与二氧化碳碳化生成碳酸氢钠结晶,经洗涤脱水,洗液可返回化碱或排放,结晶经干燥,制得碳酸氢钠成品。其反应方程式如下:
5.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得。
用途
用于食品、医药、电影制片、鞣革、选矿、冶金、纤维、橡胶等工业,也可作洗涤剂、灭火剂,用作食品工业的发酵剂,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用作分析试剂,还用于无机合成和制药工业用于治疗酸血症用作食品工业的发酵剂、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、黄油的保存剂。可直接用作制药工业的原料。还可用于电影制片、鞣革、选矿、冶炼、金属热处理、纤维、橡胶及农业浸种等。同时还用作羊毛的洗涤剂、泡沫灭火剂、浴用剂等。碱性剂:膨松剂。常与碳酸氢铵配制膨松剂用于饼干、糕点。